400-6850-161 联系热线

三明师叔回到泰和之巅:紫瑶山论道

发布时间: 2023-08-15 发布人:千明周易文化

泰和县东部有一座海拔900 多米的山峰耸立在万亩平畴之中,名叫紫瑶山,是泰和县乃至吉安市的道教名山。 紫瑶山处在江西中部雩山山脉中段,位于吉安市东南与赣州市西 北交界处,方圆100多平方公里内群峰竞秀,层峦叠嶂,怪石嶙峋, 溪水潺潺,茂林修竹之中掩映着不少宫观楼阁。

紫瑶山的九座山峰形态各异,犹如九支锋利的巨型利箭直冲云霄,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之感。其主 峰海拔905.5米,站在峰顶的定光岩上,可以一览四周的美景,风光无限。山上的雨水充沛,山 泉众多,植被茂密,生态环境极佳。

该山汉朝初期名叫 “义山” ,因为在一千多年前,先后有多名道士隐居山中修炼而更名。

而后来传说西晋永嘉年间,华阳王子瑶弃官隐居于此。开初在黄茅岗上筑坛设樵启簿,因他修道甚虔诚,感动了白鹤,鹤群飞集在黄茅岗上。朝廷惊闻此事,赐其庐曰"白鹤观"。不久,王子瑶把醮坛由黄茅岗移至义册,从此致力于读经修道炼丹,四十如一日。王子瑶仙逝后,乡民为纪念他,把义山改名为"王山",又称"子瑶山"

至宋代,朝廷太史张瑶山慕仰匡山风光,以自号瑶子改山名,并冠以象征吉祥和权势的“紫”字,自此,紫瑶山之名沿称至今。


紫瑶山,文化之山,历史之山,紫瑶山的美,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,更在于它的文化底蕴,三明师叔便是在此处入道。而“白鹤观”更是一直流传在此山间,而今,“白鹤观”也是白鹤道观,白鹤道观的主人,更是在此侍奉了半生香火的“紫瑶山人”。

道经说:“身心顺理,唯道是从,从道为事,故称道士。”而《太霄琅书经》又道:“人行大道,号为道士。士者何?理也,事也。身心顺理,唯道是从,从道为事,故曰道士。”

这都是古代先贤对于学道之人,对于道士的定义,紫瑶山道人领三明师叔入道,传承“山”字辈的道义,传承白鹤观的香火。

     而两山层峦叠嶂白云滚滚间,这座朱红大瓦的紫瑶名山道观鼎立在这山巅,紫瑶山人自入这深山入道修道起,便长年累月闭关在这朗朗天地间,读经,修道,亦砍柴烧水,侍奉香火,云卷云舒,白鹤道观的一砖一瓦,一草一泉皆由他一手堆砌修缮而成。

此次三明师叔与众多道友一同探访紫瑶山,拜访“ 紫瑶山人 ”, 在道观中开展讨论,对三明师叔来说更是回家,回到泰和之巅,回到师父身边。

一山耸立,紫瑶山人与三明师叔并排而坐,众多道友更是毗邻一座座山脉,共同讨论修行的方向和目标。他们认为,修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理想和圆 满,更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他们提出,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,为人类 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交谈中,学者们以紫瑶山为象征,探讨了道德、信仰、自由、公正等多重议题。他们 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,分析这些议题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,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考 和建议。例如,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宗教冲突与融合,探讨不同信仰之间的和谐共处;通过分析现 代科技的发展趋势,探讨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伦理和法律挑战。

三明师叔和紫瑶山人更是一致认为,传承传统文化,是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。他们认为,道教文化是传统文化,传统文化是 人类的根和魂,是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,他们引用了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,说明了传统 文化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和意义,在众道友心里埋下更浓厚的传承道教的种子,认识到传 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,以及我们每个人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责任。

这场紫瑶山论道,不仅通过汇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,更好地理解社会、探索真理,在论道的过程中,众人不断地反思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,反思自身,突破既有的思维定式,开拓新的可能 性,使众人感悟颇深。

清代会元张贞生隐居紫瑶山,著有《唾居随录》四卷,卷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岩穴麻山之珍,奇山呈山之气,异洞隐山之情,亭台楼馆纳游子以解乏,茅屋陋室展狂客之志趣,………”若是每逢酷暑盛夏,像此次三明师叔邀几位知己,上山幽居几日,既可领略它的自然风光,抖落尘劳、怡性养神,又与历代道教传人们开展一番论道,感悟开化,也当得上体验了一番古代隐士们的隐居生活,这乐趣自然妙不可言。